- 29 2020-04
钢铁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望修复 远期发展重在改革侧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9 丨 4498“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钢铁行业造成的冲击十分明显,但如果当前中国国内防控向好的态势得以持续,并且境外输入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后中国国内钢铁需求侧和供应侧都将逐渐恢复。”日前,麦肯锡在提供给中国工业报记者的“新冠疫情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及钢铁企业战‘疫’之策”分析报告中指出。 疫情对需求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麦肯锡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国内建设和生产活动造成显著影响,其中建筑行业和制造业复工率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根据期初和期末库存量、期间产量及净出口等数据推算,2020年春节后两周中国钢材需求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30%,实际投入消费的钢材可能更少。结合疫情因素,麦肯锡将2020年中国钢铁各季度需求状况展望分为较快、基准、较慢三种情景,预计一季度中国钢材需求将显著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原预期下降13%~21%。 麦肯锡预测,2020年全年中国钢材需求量设为9.02亿吨,但结合实际疫情控制情况,预计钢材需求或将呈以下情景:一是恢复快,力度大。第二季度后需求强力反弹,部分弥补一季度需求下降,全年需求和前期预测基本持平。二是基准。后期需求部分弥补一季度的下降,但全年需求仍略低于前期预测。三是恢复慢,有反复。后期需求难以弥补一季度的下降,全年需求显著低于前期预测。 麦肯锡认为,2020年全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季度后疫情控制情况,包括境外输入控制。从中长期看,如当前中国国内疫情控制维持向好局面,境外输入影响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二季度起延滞钢材需求将分行业逐波释放。 一是建筑行业: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驱动下,为弥补工程延期,基建等行业需求预计恢复较快,二季度后或将启动一大批基建项目,其中新增医疗、5G、农村基建项目将构成新的需求。从中长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建筑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建筑钢材长期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二是机械行业:中国扩大*终消费、稳定制造业投资、减费降税等政策的落实,将对机械行业起到稳定与推动作用。疫情缓解后机械行业将逐步回归常态,总体上机械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有限,全年钢材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 三是交通行业:疫情对年内汽车行业影响偏负面,特别是湖北地区汽车产量约占全国8%~9%,并且零部件配套企业众多,对汽车产业链影响大。疫情控制后,抑制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但钢材需求更多取决于汽车企业能否恢复正常生产,预计汽车行业对钢材需求将承压。 供应方面,由于受疫情冲击,中国各地交通、原料供应和复工受阻,短期内给钢铁企业生产造成很大困难。比如高炉产能利用率从1月的约77%下降到2月中下旬的约73%,粗钢产量出现下降。 “钢铁产量下降更多由短期客观困难造成,而不少钢铁企业仍对后市谨慎乐观,预计随着疫情逐步缓解,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将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麦肯锡分析。 利用数字化机会窗口弯道超车 麦肯锡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的短期压力十分显著,钢铁企业承压严重。 短期内,一是安全第一,做好疫情防控。二是量入而出,关注资金库存。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成品库存高企、销售收入锐减的巨大压力,要及时评估资金风险,对重大支出、投融资计划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要关注资金和库存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量入而出。三是灵活应对,做好生产组织。疫情期间供应链情况,包括库存、运输条件、人员到岗、工作方式等都与往常有很大不同,生产组织部门要根据实际条件组织生产运营,对各单位的要求和考核要及时调整,并确保沟通及时到位。四是顺势而为,合理安排检修。在疫情防控期间人财物等条件很难迅速恢复到支撑市场需求和正常生产的水平,在目前市场和生产困难时期,要重新审视检修计划、适度提前部分检修,既有助减轻库存压力,又可为市场恢复提前准备。五是关注伙伴,共同抵御困难。钢铁企业上下游伙伴多,经营情况和抗风险能力迥异,要及时关注关键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经营情况,找“*大公约数”和多赢方案。 中期内,一是脚踏实地,及时调整目标,在疫情影响下,钢铁行业和市场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企业要脚踏实地及时调整年度目标,并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二三四季度目标,切莫被不变的KPI束缚。二是紧贴市场,捕捉经营机会。在中期市场复苏阶段,各地各行业受疫情影响不同,复苏速度不同,钢铁企业需要紧贴市场变化,动态把握区域投放和产品组合中的经营机会。 长期内,一是坚定信心,苦练运营内功。长期来看,钢铁企业要坚定信心推动精益运营转型,在运营绩效和企业健康两方面下功夫,要提升自身竞争力跑赢市场,平时能取得更高利润,困难时能提升抗风险能力。二是拥抱变革,推动智能转型。疫情期间不少钢铁企业已经借助数字化能力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但拥抱数字化变革不止于此。三是战略规划,提前布局发展。除做好精益运营创造效益的“分内事”,钢铁企业需要站在更高角度思考未来5~10年战略规划,回答好 “何处竞争、哪里竞争、如何竞争”的关键三问,必将有助于企业集中中长期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报)详细信息 - 29 2020-04
钢协:疫情冲击趋缓 钢铁消费需求潜力显现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9 丨 4600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和今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从一季度运行情况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与严峻考验,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展现出巨大的韧性。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同时,境外疫情还呈暴发增长态势,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到冲击和干扰,疫情蔓延程度和世界经济前景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钢铁产业是我国*具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关联产业范围广、全球化程度高、经济带动效果强。疫情在全球蔓延,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但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激发了行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钢铁行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充分利用中国有限公司制度有优势、政策有空间、市场有潜力、产业有基础、投资有方向、改革有目标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疫情冲击趋缓,机遇潜力显现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国际有关机构预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超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可能出现大萧条以来*严重的经济衰退。3月26日发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声明》提出,要使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稳定国际钢铁市场需求。 (一)国外钢企主动减产应对疫情冲击。今年前2个月,国外钢铁生产未受到太大影响,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6%。从3月开始,欧美国家逐渐成为疫情新“震中”,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3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0.6%。为控制疫情蔓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阻断人流和物流,建筑业、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据报道,目前已有26个国家的上百个汽车整车工厂停工停产。面对钢材市场需求骤降的严峻形势,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日本制铁、美国钢铁公司等多家钢铁企业已经采取停产、减产措施,关停位于疫情严重地区的生产设施。 (二)国内钢铁市场消费需求仍有一定潜力。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1.4%。据测算,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钢材需求大幅下降40%,2月份降幅更大。3月份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方、各行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钢铁需求明显恢复。预计二季度及下半年,在基建的拉动下建筑行业将加速复工复产,建筑钢材需求将有明显提升。制造业的产品出口和零部件进口受境外疫情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将面临一定的减产风险,这一方面会影响钢材间接出口,另一方面也将倒逼我国加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随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扩大国内需求、稳外贸等有关政策的落实和基建项目加快启动,预计制造业钢材需求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六稳”“六保”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主要用钢行业加速复工复产,为钢铁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家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有力支撑钢铁市场未来预期。 一是国内传统钢材需求仍将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9.96亿吨,创历史新高,占世界的53.3%,其中9.4亿吨用于国内消费。受疫情影响,国内钢材需求出现下降,但传统刚性需求还在,部分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仍有潜力可挖。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传统基建领域的钢材需求还有增长空间;国家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和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同合作一体化发展与建设,将持续拉动钢材需求;适应疫情防控需要的公共卫生设施、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也将产生一定的钢材需求。另外,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80多辆,刚达到全球平均数,远低于发达国家500辆~800辆的水平。建筑、汽车等行业虽难以拉动钢材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仍将支撑国内钢材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这些行业自身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如汽车轻量化、钢结构建筑增多等趋势,对钢铁材料的质量性能、品种结构等提出新要求,将促进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新兴产业需求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增多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现了部分发达国家鼓励制造业回归本国,或将原在我国的制造基地转移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地区的趋势。在疫情的冲击下,这种逆全球化态势更加明显。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能够快速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新型基建更具科技特征,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新型基建在拉动钢材市场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改造提升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水平,进一步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使制造业更加智能、高效,竞争力更强,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更加紧密,从而保持和巩固我国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的地位,降低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和影响,稳定钢材市场需求。 二、理性应对新老矛盾叠加,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年来,钢铁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卓有成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疫情期间,钢铁行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为经济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撑。钢铁行业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也得益于钢铁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产业链相对完整、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自主性较强等优势。但也要看到,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解决但还不稳固,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矛盾仍然突出且长期存在;兼并重组推进困难,同质化竞争严重;原始创新投入不足,中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钢铁主要生产区域的环境制约越来越强等。近期在疫情影响下,较高水平的产能释放与阶段性的实际消费下降之间的矛盾凸显;钢材价格下跌,行业效益下滑,侵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一些钢铁产能项目借稳投资之机上马,继续走粗放式扩张老路。在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新老问题交织,矛盾更加凸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更加迫切。 (一)警惕供需失衡,维护市场稳定。钢铁生产是典型的热态连续生产流程,疫情期间大部分钢铁企业维持着生产安全顺行。一季度,全国生铁和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1.2%,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左右。同时,建筑、机械、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开工率大幅下降,合同订单减少。产量增长、需求下降,加上交通运输受限,致使钢材库存不断累积。3月以来,随着物流畅通、市场恢复,钢材库存已连续6周下降,由3月初的4162万吨下降至4月中旬3459万吨。总体来看,用钢行业复产率远未达到往年正常水平,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徘徊在60%左右,建筑业开复工率仅为85%,市场实际消费不及预期,而钢厂生产强度保持较高水平,钢材库存持续高位运行,去库存进程将比以往年份明显缓慢。 从表面上看,钢铁行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疫情导致消费下降造成的,但深层次原因是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制约行业自律的体制机制障碍始终没有破除,企业多而分散,很难做到协同应对市场危机。根据钢协复工复产监测情况,截至4月23日,重点监测的191家企业在产高炉624座,比2月20日增加68座,其中“2+26”城市的64家企业在产高炉198座,比2月20日增加31座。 在阶段性市场需求下降、去库存进程缓慢、效益严重下滑的形势下,钢铁企业要保持清醒认识,加强行业自律,按需组织生产,做到产供销有机衔接,形成维护市场稳定的合力。在市场尚未完全恢复的地区,龙头企业要发挥好引领带头作用,其他企业要做到协同自律,主动降低生产强度、降低库存,避免竞相压价。在一些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的地区,不能为了追求较高的复工复产率,让本该限产、减产或停产的钢厂和产线增产、复产。 下游行业受疫情影响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倒逼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钢铁企业要在满足传统用户消费需求、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瞄准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新型基建等新领域的专业化和特色化需求,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增加具有高标准、差异化、个性化特征的新产品,提高功能型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加快由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向创新驱动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 (二)防范过剩风险,巩固去产能成果。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依法依规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区间,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基本化解。在严禁新增产能政策约束下,钢铁行业通过产能减量置换进行装备升级和布局调整。根据各省(区、市)公告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汇总,截至2019年底,全国退出粗钢产能3.05亿吨,同时新建(含拟建)、改造产能2.76亿吨。近期,各地陆续出台应对疫情稳增长、稳投资政策,先后公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规划。据此汇总,涉钢项目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新建产能项目投资占比73.6%,未来三年将在淘汰粗钢产能1.92亿吨的基础上形成1.8亿吨更先进、更环保的新产能。从项目分布看,广西、云南、福建等(2019年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7.3%)原本钢铁产量小的地区承接新建产能较多,占全国拟新建/在建炼钢产能的29.1%;同时,河北、江苏、山东等传统钢铁大省新项目仍然较多,占拟新建/在建产能的44.1%,超过其2019年粗钢产量全国占比(42.7%)。在这些新建产能项目中,有一批以局部行政区划为界进行的省域内、同城区近距离搬迁项目,缺乏全局性考虑,将达不到搬迁的目的。另外,前几年已停产、破产企业的产能中,有超过4000万吨用于置换建设新的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释放的产量又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冲击。 新建钢铁产能虽不都是新增产能,但若在较短时期内集中建设释放,叠加疫情导致的钢铁需求下降,2016年以来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将会大打折扣。2020年是钢铁去产能收官之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时刻保持战略定力,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相关规定,对钢铁产能项目继续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新建、扩建、新增产能的核实排查力度,防止政策执行走样变形,确保被置换产能涉及的装备全部拆除到位,严肃查处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好来之不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三)推进兼并重组,提高应对危机能力。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宝武成立后接连重组马钢、重钢,建龙集团先后重组山西海鑫等6家钢铁企业,德龙集团以司法重整方式重组渤海钢铁,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沙钢重组东北特钢,这些具有“破局”性质的经典案例,为跨地区、跨所有制“混改”发挥了示范作用。2019年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6.6%,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均超过60%,与他们相比,我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京津冀晋鲁豫)钢铁产业集中度近几年不升反降,如该地区2019年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集中度仅25%,比2015年还下降了5.8个百分点。 较高的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企业在战略资源掌控、市场有序竞争、技术研发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和数据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有利于钢铁企业在疫情导致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行业自律,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变化,稳定市场价格,保障行业平稳运行。钢铁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注重提高协同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全球钢铁治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研究制定环保、能耗指标等要素随钢铁产能转移的政策,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 (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近年来,钢铁工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已建成*的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1个。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薄带铸轧、半无头连铸连轧等前沿技术应用已处在国际先进行列;高强汽车钢、高铁用钢、耐腐蚀船板、第三代核电用钢、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取向硅钢等一批关键核心产品批量生产应用,撑起了制造业强国和国防军工建设的钢筋铁骨。骨干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量由2015年的56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707亿元,增长了26%。但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5%,与国内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相近,远低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 2019年我国进口钢材1230万吨,其中200多万吨是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或国内产品存在质量性能差距的。虽然进口量不大,但这些产品多用于国内重点工程、重大装备、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质量要求严、研发难度高,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国际贸易严重受挫,亟需提升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 钢铁行业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大投入力度,勇于啃硬骨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强化钢铁材料基础研究和前沿性、共性技术研发,通过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科技进步奖励等方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新型基建、新兴产业的钢铁材料新要求。通过整合优化各类创新资源,逐步建成不同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系统,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扩散功能,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以全球化视野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组织国际创新合作,加强国际间产业技术交流和共享,力争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引领国际钢铁技术发展方向。 (五)抓住新型基建契机,持续推广智能制造。近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宝武智慧制造实现了工作强度大的岗位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打造了极致高效安全的智慧钢厂。疫情期间,首钢、沙钢、南钢、中天钢铁等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由于部分车间实现了智能制造“黑灯工厂”“无人工厂”,人员密集度低,复产复工和生产效率明显比其他企业高。与此同时,多数钢铁企业还停留在“两化融合”阶段,生产过程管控仍以经验为主导,大数据技术未能充分应用,存在重智能硬件基础建设、轻智能系统集成升级,以及企业智能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应对疫情,国家加快以5G网络、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钢铁行业转变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带来难得机遇。钢铁企业要抓住契机,加快推进钢铁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流程、新管控、新运营、新形态多维度,培育钢铁工业发展新动能,建设智能化的“钢铁未来梦工厂”。建立新型业务架构,开展新型研发创新,构建新型管理决策机制,建成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并行协同的新体系,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精益化的“智”造工厂,形成钢铁智能制造新业态。 (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绿色发展。近年来,钢铁行业重点推广应用了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施,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涌现了一大批清洁工厂、花园工厂、绿色工厂。“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累计减排烟粉尘85万吨、二氧化硫194万吨、各类废水5亿立方米,节约新水22亿立方米,投入上千亿元完成脱硫脱硝改造。中国宝武、河钢、建龙积极探索推进熔融还原、氢冶金等低碳前沿技术产业化,努力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近零碳排放方面,欧盟和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制定长远战略,部署实施方案,一些钢铁企业启动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攻关。疫情过后,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的要求将更高,钢铁企业职工对岗位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 钢铁行业要加快推进并高质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努力,让钢厂与城市和自然更融洽。要与节能环保产业协同构建创新链,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环境治理技术研发应用,着力突破低碳工艺技术瓶颈,推动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氢能在钢铁行业的应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要开发高强、耐候、长寿命的绿色钢铁产品,体现钢铁的低碳绿色价值和社会价值。要大力推动钢铁产能总量、产业布局和工艺流程的结构调整,努力把钢铁行业打造成受公众尊敬的行业。要在达标超低排放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推动、引领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更高要求。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钢铁行业要正视新挑战、新矛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抓住国家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机遇,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布局调整、兼并重组及工艺结构调整;加快质量升级,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着力技术提升和创新引领,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智慧制造和精品制造。要做强做大钢铁产业,持续巩固其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优势,继续保持其国民经济重要支撑产业地位,全力支撑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中国冶金报)详细信息 - 28 2020-04
钢协召开视频会议 探讨后期市场走势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8 丨 45114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时隔两个月再次召开部分钢铁企业经营座谈视频会议,了解钢铁企业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疫情影响,探讨后期市场走势,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健康运行。 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组长何文波主持会议。钢协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经营工作组组长屈秀丽,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市场工作组组长骆铁军,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36家重点会员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屈秀丽从价格、效益、进出口等方面介绍了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情况;骆铁军就企业普遍关注的钢材进口和原燃料问题进行了回应;鞍钢、首钢、沙钢、华菱、山钢、河钢、太钢、中国宝武、中信泰富特钢、南钢、福建三钢、柳钢、酒钢等13家钢铁企业领导介绍了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何文波表示,一季度,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钢铁行业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惧困难,迎接挑战,积极应对,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经济发展,行业运行保持基本稳定,在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为全国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背景下,这实属不易。但是,从一季度的经营业绩来看,钢铁行业也面临许多重大问题和挑战。对此,中国有限公司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何文波在会议总结中表示,从与会企业反映的情况看,大家的共识度比较高,普遍认为钢铁需求较大下降,高度关注资金情况,强烈呼吁加强原料保障,强烈呼吁加强自律、抱团取暖。 何文波指出,接下来,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提高运行质量任务艰巨。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中长期来看,一是要警惕供需失衡,维护市场稳定;二是防范过剩风险,巩固去产能成果;三是推进兼并重组,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五是抓住新基建的契机,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六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在生产经营方面,要共同策划、共同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有效控制产能释放,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二是加强运行监测和协调,为稳定运行创造条件;三是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加大降本增效的力度;四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稳定行业负债水平;五是密切跟踪国家政策落实,努力降低企业负担。”何文波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详细信息 - 27 2020-04
钢材:二季度仍将在低位频繁震荡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7 丨 4484上周钢材社会库存再次下降,目前已经出现了“六连降”,看似一切都很美好。但从具体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库存依然高企,并且中钢协预测今年的整体钢需会出现下降。此外,近期钢企利润恢复,近期产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上升。在高库存、需求下降和产量回升之下,钢市风险是否已经显现呢? 钢材库存压力依然巨大 在农历新年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钢材库存出现了不断累积,3月钢材社会库存和钢协会员钢厂钢材库存纷纷创下了近10年新高。虽然目前钢材社会库存出现了“六连降”,但总体下降幅度并不是太大,并且库存下降速度还有所放缓。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24日,兰格钢铁网统计的29个重点城市社会库存为1802.2万吨,较上周下降了97.5万吨,降幅为5.13%;较去年同期高出了680.5万吨,增幅达60.67%。 厂内库存方面,据统计,4月24日全国主要地区样本钢厂建筑钢材厂内库存量774.8万吨,比上周下降55.8万吨,降幅6.7%;降库量与上周相比减少了5.6万吨,降幅与上周相比减缓了0.2个百分点。 可见,虽然钢材社会库存和厂内库存依然保持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均出现了放缓。并且目前的库存压力依然巨大,后期去库存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今年总体钢需或将出现下降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快速拉动经济回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新增专项债加快加大力度发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在新老基建持续发力,扩内需和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下,今年国内钢材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但由于全球疫情的蔓延,目前国内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中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文波预计,今年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均将下降1/4,因此整体钢铁需求将下降3.8%。如果国际疫情形势继续恶化,需求降幅将更大。中钢协对今年钢铁需求量的总体判断是下降的,其中一季度下降幅度*大,二季度随着下游行业复工复产,需求环比将有明显提高,但同比可能仍有下降。 在国内钢需快速回升下,很多人已经认为今年的钢需有保障,颇为乐观。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多国闭门锁国,进出口贸易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已时至4月下旬,全年将近过了1/3,而海外疫情依然较为严重,这对于钢材的直接和间接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势必会影响今年的整体钢材需求。 钢厂利润回升产量快速上升 一季度,在疫情和废钢价格较高的影响下,电炉钢企业开工率偏低,直至三月下旬的复产率依然不足30%,比去年同期低了40个百分点。进入4月份后,废钢价格走低,电炉钢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加上下游施工企业复工率大增,钢材出货情况好转,近期电炉钢企业的开工率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随着开工率的上升,近期粗钢产量出现了明显回升。据中钢协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月1—10日,中国粗钢总产量为260.53万吨/日,比3月20—31日增长5.16%,较上年同期增长1.63%;粗钢产量为194.58万吨/日,比3月20—31日增长6.51%,同比下降0.47%。 对于后期的走势,二季度市场利好利空胶着,在重点工程项目开工,旺季施工的利好带动下,建筑钢材需求释放;但同时外部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形势疲软,带动整体钢铁需求的下滑。并目前产量有进一步释放的趋势,库存虽经过6周持续下降,但目前库存仍高于去年*高点近160万吨,对于市场来说供给压力仍然偏大,因此二季度市场仍将在低位频繁震荡。(投资快报)详细信息 - 27 2020-04
专家说市—4月27日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7 丨 7571我的钢铁:上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弱势震荡运行。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现阶段供应方面相比较去库速度以及市场需求依旧给市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贸易环节成交表现着实不符合市场心理预期,因此短期内现货市场操作仍旧将以快速出货为重心。另一方面,本周即将面临五一小长假,不排除部分品种在节前存在小幅度需求释放的可能。综合预计,本周(2020.4.27—5.1)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或震荡偏强运行。钢之家:当前国内钢材市场面临的压力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国内钢铁产量继续上升,重点钢企连续两旬粗钢产量增长,高炉开工率已经连续7周回升,电炉开工率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二是市场库存降幅趋缓;三是螺纹钢和热轧板卷市场成交量较上周下降,反映出下游和商家总体比较谨慎。临近五一小长假,下游有一定的备货需求,但在高库存情况下,采购力度不会很大。预计本周(2020.4.27—5.1)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以小幅调整为主。兰格马力:本周是五一小长假前*后一个交易周,市场会不会出现期盼中的备货行情,五一前后降准、降息会不会出现,此外,5月6日起,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将恢复夜盘,市场会是怎样的走势?从近日市场运行的情况来看,在经过连续两周多的反弹过后,市场处于盘整窗口也已接近两周,可以看出在4月17日前后完成技术性大突破过后,持续上攻未果,力量已经呈现衰竭状态。进入本周表现的更加明显,期螺主力合约*低一度跌至3300元整数关口附近,振幅高达131元,盘中虽偶有反弹,但没有改变震荡下跌的走势,市场观望心态开始滋生。市场关注的焦点去库速度从上周末*新的数据来看,有放缓的迹象。由前期的产量增、去库快,向产量增、去库缓转变。以建筑钢材为例,截至周末全国主要地区样本钢厂建筑钢材厂内库存量774.8万吨,比上周下降55.8万吨,降幅6.7%;降库量与上周相比减少了5.6万吨,降幅与上周相比减缓了0.2个百分点。全国29个重点城市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达到了1228.7万吨,比上周末减72.78万吨,幅度5.6%,比上周减缓1个百分点,而比去年同期高68.47%。本周是去库放缓的第一周,目前尚不能确定是需求真正见顶还是钢贸商以及终端出于对预期的改变,观望情绪上升所导致的接盘意愿降低。从当前的产量来看,据兰格钢铁网4月24日*新发布全国百家中小钢企高炉开工率为82.82%,较上期上升1.63%;有89座高炉检修,复产7座新增检修2座;电炉企业在盈利的情况下,亦开足马力生产,目前开工率已经迫近60%。需要注意的是,产量虽仍在增进过程中,但增速环比上周是下降的。目前产量离去年产量高峰尚有一段距离,那么很可能是来自钢贸商或终端的订货量少了,接盘意愿降低,这一点与去库放缓,尤其是钢厂降库收窄相互佐证。若是需求后续仍无力,那么这种去库放缓则仅仅是开始,后期压力还会更大。而此时市场情绪会发生改变,在价格处于上涨或震荡区间,跌到一定低点便有抄底进场,对价格底部的支撑意义较大。但若下跌通道一旦形成,这种意愿会随之降低或代之以观望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下跌的速度会比相对较快,4月17日螺纹3435很可能是此波反弹的高点。短期来看,周末主流持仓多空同减,减空是减多的两倍有余以及节前备货的可能,本周个别时间段不排除有小幅反弹。总体来看,风险已经在逐步累积当中,即便出现反弹不要轻易去追高,反而要做好阶段性逢高做空的准备。唐宋:本周将迎来“五一”小长假,钢材终端用户或有备货需求,钢厂原料抑或存在一定备货需求,整体需求有望保持稳中有增态势。钢厂高炉开工基本稳定,暂无环保限产影响,阶段性检修高炉复产或使供应小幅增加,以及电炉开工率尚有一定回升空间情况下,本周市场或呈现供需双增局面,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仍将对国内市场形成干扰,整体市场或难摆脱震荡格局。卓创初晓:上周钢材价格窄幅趋强运行,据卓创资讯钢材价格指数显示,上周钢材指数环比涨0.06%,上涨品种以不锈钢、建材、焊管为主。对于本周钢材趋势来看,目前市场仍未有明显趋势性走势,预计本周或整体震荡调整为主。具体分产品来看,建筑钢材和钢坯方面,4月下旬下游工地需求释放,市场心态好转推动价格上涨,预计本周趋强运行,幅度20-50元/吨。带钢、钢管和型钢,市场心态不稳,但原料库存持续下降和需求偏好对行情有支撑,预计本周继续震荡调整寻方向。中钢网林娜:上周(4月20日——26日)钢价窄幅调整,期货震荡收跌,原料端走势强于成材。根据中钢网平台数据,螺纹钢均价周跌14,热卷均价周跌16,中板均价周涨1,钢坯周降10。从基本面来看,上周五大品种继续处于降库过程中,但降幅收窄,表观需求较此前略有回落,市场成交谨慎,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原料端来看,焦炭联合提涨50元/吨,目前焦炭库存降至中位水平,部分钢厂提货量增加,此轮提涨有望落地。同时,废钢均价自4月低点反弹150元/吨左右,部分地区超过200元/吨,存在电炉压价情况,预计节前趋稳运行,对钢价形成支撑。本周(4月27日——5月1日)钢价上下波动均有限,整体震荡偏弱。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副总经理韩卫东:这周结束四月,迈入五月,需求的旺季也进入*后阶段了。旺季过去后,将面对高库存状态下的供需平衡了。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疫情对经济影响短期无缓解,行业面临高库存、高产量、低出口和正常需求,市场压力很大。后期的方向应从抢旺季销量向回归常态和防控风险发展了。今年的市场需求支撑不了行业的高产能,也不会快速消化过高的库存,稳健前行吧!详细信息 - 24 2020-04
新冠疫情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供契机?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4 丨 4632“随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主要用钢行业将加速复工复产,国内钢材需求逐步恢复,预计二季度环比将明显增长。”在4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召开的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何文波如是表示。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钢铁消费主要有三个流向,一是流向建筑行业,大概占下游行业用钢的比例为55%;二是流向制造业,占比45%左右;三是有一部分钢材用于出口,但占比很小,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 何文波指出,年初中钢协了解到的情况是,今年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基建项目投资额约3.5万亿元;住建部近期公布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将为钢铁需求提供有力支撑。钢铁需求下降只是阶段性的,后期将比一季度有明显的上升。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发布会上,中钢协提出了钢铁行业下一阶段的几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条不紊地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当前,新冠疫情是否为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提供了一定契机?对此,何文波指出,资源保障、产能布局、集中度是中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三大短板。推动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工业过去、现在和将来较长时间内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已取得了多项实质性进展。例如,中国宝武成立后接连重组马钢、重钢,建龙集团先后重组山西海鑫等六家钢铁企业,德龙集团以司法重整方式重组渤海钢铁,中信特钢重组青岛特钢,沙钢重组东北特钢。 但从产业集中度数据来看,中国钢铁产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2019年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占全国比重36.6%,比2015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产量排名前4位企业占比均已超过60%。 何文波认为,适度的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企业在资源掌控能力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有利于钢铁企业更好的开展行业自律,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他进一步表示,钢铁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打破不利于钢铁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减少企业数量,实现钢铁产能减量优化,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证券时报)详细信息 - 23 2020-04
十大关键词 回应您关注的钢铁热点问题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3 丨 44514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通过视频会议召开2020年一季度信息发布会。在会上,围绕当前钢铁行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组长何文波,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投资工作组组长迟京东,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经营工作组组长屈秀丽,副会长、疫情应对领导小组成员、稳市场工作组组长骆铁军进行了详尽解答。这其中,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选取了十大关键词,让大家快速了解目前当前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面临的形势和下一阶段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一:复工复产 2月下旬后,随着交通运输逐步恢复和国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的落实,钢铁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4月19日,钢协监测的191家企业中,在产企业178家,因疫情影响停产或暂未复产企业13家。此外, 从监测的主要生产装备看,钢协重点监测的136家会员企业炼铁高炉情况,截至4月19日,在产达到87.4%。其中未恢复生产高炉主要是因疫情影响主动停限产,或在环境敏感区实施秋冬季停限产因疫情没有恢复,环保停限产措施为钢铁行业应对疫情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全国累计生产粗钢23445万吨、同比增长1.2%,日均产量为257.64万吨、同比增长0.09%。 关键词二:钢铁需求 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钢铁需求造成了较大影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主要用钢行业的指标情况来看,下降比较明显。但是,钢铁需求下降只是阶段性的。后期,国家稳经济、保民生政策不断落地,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预计钢铁需求将比一季度有明显的上升。今年初,钢协预测全年钢铁需求增长2%,2月份根据国内新冠疫情形势预测调低到了-0.5%,目前正在根据国际疫情影响对需求做进一步的修订。 关键词三:兼并重组 资源保障、产能布局、集中度是中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三大短板。推动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中国钢铁工业过去、现在和将来较长时间内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近年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下一步钢铁行业要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坚持市场化运作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打破不利于钢铁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深化内部整合,切实减少企业数量,实现钢铁产能减量优化,提高有效供给水平;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在不同层级打造优势的企业集团。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为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目前,产能释放按照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因疫情影响出现了产量与实际消费间的阶段性错位现象,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问题。同时,目前钢铁产能处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消费需求相适应状态。防范再次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一直是我国钢铁产业高度关注的风险点。从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受疫情影响,应特别防范阶段性产能释放与实际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间错位矛盾而发生的风险。钢铁行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钢铁去产能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不是终点。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不能有丝毫懈怠。 关键词五:钢材出口 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429万吨,同比下降16.0%,而2019年全年为下降7.3%,降幅进一步扩大。3月份以来,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海外钢铁需求骤减,钢铁产品出口接单困难。同时,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出口下降,钢材间接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受海外疫情影响,国外钢材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出口企业3月及4月新接订单量环比大幅减少。3月底以来,海外订单要求推迟交货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也存在一些要求减少订单数量、甚至取消订单的情况,对我国钢材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从3至4月新接及推迟订单量情况看,第二季度中国钢材出口同比仍将有较大幅度下降,环比第一季度也未出现改善迹象。 关键词六:企业效益 一季度,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销售收入8916亿元,同比下降5.6%;利润总额183亿元,同比下降50.8%;销售利润率为2.05%,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实现利润58亿元,环比有所增长。一季度利润下滑在预料之中,但超过预期。从一季度的企业实际结算价格看,长材价格同比下降136元/吨,降幅3.89%;板材价格同比上涨47元/吨,涨幅1.28%。长材价格降幅大于板材,主要是由于基建及房地产启动延后,导致建筑用钢材销量和价格下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将明显好于一季度,钢材需求形势有望进一步好转,钢材价格有望趋稳回升,行业效益也会有所好转。总体来看,如果钢材价格趋稳回升、成本小幅下降,再加上企业加大对标挖潜、降本增效的力度,效益保持3月份的水平或略有回升是有希望的。 关键词七:钢材库存 今年,钢材库存峰值大幅提高。虽然库存从3月中旬开始下降,但截至3月末,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分别为1807万吨和1906万吨,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库存持续高位,影响后市平稳运行。如果企业生产强度超过市场需求,去库存的过程将十分艰难,高库存可能成为今年钢材市场的常态。同时,高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在当前的形势下,维护市场稳定是钢铁行业共同的愿望。一方面,呼吁钢铁企业要对市场形势保持清醒认识,加强行业自律,按需组织生产,形成维护市场稳定的合力;另一方面,加强与上下游行业沟通,秉持互利共赢、相互支持的理念,加强产业链协同,共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铁矿石和钢铁市场秩序。 关键词八:铁矿石 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2.6亿吨,同比增长1.3%;进口平均价格为90.59美元/吨,同比上涨11.7%。同期,钢材价格同比下跌5.7%。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FMG等企业反馈的情况看,他们为疫情防控采取了各种必要措施,目前矿山生产系统没有受到疫情实质性影响。疫情发生以来,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保持高位,二者相背而行,钢铁企业在盈亏边缘艰难运行。这与现行定价机制过分依赖铁矿石指数有关,但钢协注意到指数走势越来越明显与供需基本面和现货市场偏离。重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重要市场规则和机制的调整。钢协将继续与国外矿山加强沟通,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 关键词九:国际产能合作 总的来看,疫情对我国钢铁对外投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恐慌情绪蔓延,防疫措施影响叠加效应明显,人员、货物流动受到抑制,建设项目无法全力推进,部分项目被迫停工。收购和已建成企业目前生产基本正常,但都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为推动钢铁行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2017年3月份,经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批准,钢协联合全联冶金商会及主要钢铁及相关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钢铁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据联盟统计,截至2019年底,建成和在建的海外综合钢厂项目合计粗钢产能为1590万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还有很大空间,中国钢铁企业还将积极参与、支持海外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十:抗风险能力 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明显成效,抗风险能力增强。2015年,全行业资产负债率71.04%;今年3月底,全行业资产负债率降到了63.81%。 钢铁产业抵抗重大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也源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产业链相对比较完整,二是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三是钢铁的技术自主性比较强。 当然,中国有限公司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会对钢铁产业发展构成致命的影响。总体来看,当前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比较稳定,虽然效益不尽如人意,钢铁产业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当前的风险、维护产业安全。(中国冶金报)详细信息 - 21 2020-04
新老基建双轮驱动 钢材需求正在恢复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1 丨 4406财政部20日召开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透露,近期拟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将助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撬动基建投资。此次新增1万亿元资金,预计将有较大比例流入基建相关领域。 作为稳增长重要抓手,基建投资力度正持续加码。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将加快出台。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新老基建”将双轮驱动,在“赤字率提升+专项债扩容+特别国债发行”合力之下,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将显著反弹。 传统基建投资上演“加速度” “*近钢材需求明显比上个月要好。工业用材方面,只要不是出口的,现在需求非常好,比如管桩,工厂的订单都排得很满,主要是工地用的,说明工地需求确实在恢复。”从事钢材生意的王先生说。 “目前,建筑工地陆续复工,需求起来得很快。沈阳钢材大市场从3月底以来每天出库都在万吨以上,即使清明假期也在9000吨左右,*高峰单日出库高达1.4万吨,好于去年。”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需求好转的一大原因就是基建项目多起来了。 “西安的基建项目就没停过,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赶工。”西安一位从事钢材贸易的人士表示,目前的钢材需求基本上都是刚需,特别对于房地产项目工地来说,基本上都是随用随采。 水泥市场需求也持续回升。“上海这边项目复工复产情况较好,混凝土需求量随之回升,搅拌站出货量基本恢复至去年水平,日均出货量1000-2000方左右,目前水泥、砂石等原料消耗较快,行情止跌持稳。”一位上海地区混凝土企业人士表示。 建材市场回暖的背后是铁路交通等基建项目的提速。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项目批复速度有所加快。截至4月10日,国家发改委累计批复金额4103亿元,接近2019年的一半。同时,今年审批类项目申报情况也大幅增加,目前也已接近去年的一半。”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张瑜认为,从项目施工情况来看,3月的挖掘机销售进一步超预期,螺纹钢、水泥行业开工率持续上行,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在二季度有望明显上行。 新基建顶层设计将加快出台 除了传统基建项目投资跑出“加速度”,新基建也正大步向前。 “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4月20日表示,要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此外,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包括3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4月以来,浙江、福建、山东、四川等地出台新基建建设投资指导意见,重庆、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纷纷集中开工一批新基建项目,安徽、广东、浙江、山东等地新基建项目库或投资计划相继出炉。 华泰证券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额的规模达66958亿元,其中新基建预计投资额达15631亿元,约占2020年投资额的23%。 基建项目资金来源充足 从资金来源看,随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基建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充足,有望推动二季度投资增速明显反弹。 “后续一个月将进入政策逐步落地的窗口期,财政政策主导,货币政策配合,政策加力的方向是内需。”方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认为,专项债有望扩容至3.5万亿至4万亿元,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将较去年明显提升。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认为,预计今年全年专项债规模有望提高到3.5万亿左右,其中大概会有50%至60%用于基建投资。此外,特别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等方式也能够为基建投资提供充足的“弹药”。 “随着重大项目落地、专项债加快对接基建、施工强度逐渐回升,到二季度末,基建投资累计同比有望转正。”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全年基建投资有望增长10%至15%。详细信息 - 20 2020-04
钢铁短期需求强势持续 成本支撑逐步企稳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0.04.20 丨 4347本周螺纹需求再创历史新高,预计二季度螺纹下游需求都将保持较强韧性。在原料端的支撑基本企稳后,钢材供应的爬坡仍也将对利润修复空间形成限制。 一、投资要点: 需求阶段性爆发,但高库存仍压制利润。本周是需求观察窗口期的第二周,螺纹钢表需仍然强劲,继续创出475万吨的历史新高。连续2周的强势需求表明今年旺季将是快速去库的路径。现在螺纹钢库存比去年同期高75%,到5月底旺季结束时,预计库存会比去年高30%-40%,高库存在后期仍将是常态。值得注意的是,高库存显然压制了钢材利润的上行空间。过去两年如果出现当前的这种供需结构,螺纹钢利润会轻松突破500元,但目前螺纹钢利润仍是被压制在300元附近,还是处于不高的水平。热卷和冷卷的利润则是从年初持续走低,中途只经历过2次100元左右的小幅反弹。按照当前价格,热卷基本没利润,普通冷卷则处于亏损区间。总的来说,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和高库存压制共存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螺纹钢在二季度利润小幅扩张的观点,上限为500元左右。 警惕钢铁需求大周期顶部拐点的出现。当前螺纹钢需求强劲,但今年的阶段性强势需求不能线性外推至全年,中国有限公司对后期钢铁需求依然谨慎。地产用钢需求有较大可能在今年出现顶部拐点,已经出现的一些信号值得关注。自2016Q1,地产开启一轮超级去库周期,2020Q1则首次出现库存的明显拐头,地产可能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从短期逻辑来看,地产商有充分的动力在旺季大量推盘来弥补1-2月的销售缺失,使得阶段性供给达到甚至超越去年旺季的水平。但整体购房需求难回去年水平,当前30城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还趴在过去10年的底部。疫情催化下,地产供大于求的矛盾被提前激化,在居民收入下降,又没有居民信贷政策充分松绑下,三四线城市的购房需求将开启下行,地产供大于求的累库拐点会从今年开始。过去两年,三四线城市的棚改透支了部分需求,地产累库矛盾将对三四线城市房价形成压力,进而形成对地产销售、新开工规模的负反馈循环。长期来看,地产新开工有持续下行压力,地产用钢需求也将开启缓慢下行周期。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国内逆周期调控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在全球钢铁需求下滑的基础上,预计黑色系商品价格中枢将低于去年。但中国有限公司认为对钢铁企业的利润也不必过于悲观,在2月份需求停滞、库存巨幅累积的巨大压力下,长流程企业螺纹钢利润*低也有150-200元/吨,已充分反映电炉对长流程钢厂底部利润的支撑。中国有限公司预计在阶段性供需错配下,二季度螺纹钢利润环比有一定上行空间。若后期逆周期调控力度超预期,料长材类钢企和抗周期性较强的钢企仍有阶段性上行机会,建议关注方大特钢、三钢闽光、南钢股份。 二、钢材基本面:螺纹需求再创新高,产量爬坡过程持续 本周库存数据一览:本周钢材总库存去化192.63万吨,降幅继续扩大;螺纹总库存去化131.49万吨,降幅继续扩大;热卷总库存去化22.99万吨,降幅较上周略微扩大。五品种钢材表需1204.98万吨,比农历去年同期高11.7%;螺纹表需474.93万吨,比农历去年同期高26.8%;热卷表需332.31万吨,比农历去年同期持平。 需求阶段性爆发,但高库存仍压制利润。本周是需求观察窗口期的第二周,螺纹钢表需仍然强劲,继续创出475万吨的历史新高。连续2周的强势需求表明今年旺季将是快速去库的路径。现在螺纹钢库存比去年同期高75%,到5月底旺季结束时,预计库存会比去年高30%-40%,高库存在后期仍将是常态。值得注意的是,高库存显然压制了钢材利润的上行空间。过去两年如果出现当前的这种供需结构,螺纹钢利润会轻松突破500元,但目前螺纹钢利润仍是被压制在300元附近,还是处于不高的水平。热卷和冷卷的利润则是从年初持续走低,中途只经历过2次100元左右的小幅反弹。按照当前价格,热卷基本没利润,普通冷卷则处于亏损区间。总的来说,在阶段性供需错配和高库存压制共存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螺纹钢在二季度利润小幅扩张的观点,上限为500元左右。 三、黑色产业链利润变化:需求大幅提升的同时利润上升幅度有限 本周螺纹利润上涨幅度较大。据利润模拟模型,与前周相比螺纹吨毛利上涨18.22元/吨至312.18元/吨,热轧吨毛利上涨9.37元/吨至40.06元/吨。冷轧吨毛利上涨11.14元/吨至-193.13元/吨,中厚板吨毛利下降11.87元/吨至150.68元/吨。 警惕钢铁需求大周期顶部拐点的出现。当前螺纹钢需求强劲,但今年的阶段性强势需求不能线性外推至全年,中国有限公司对后期钢铁需求依然谨慎。地产用钢需求有较大可能在今年出现顶部拐点,已经出现的一些信号值得关注。自2016Q1,地产开启一轮超级去库周期,2020Q1则首次出现库存的明显拐头,地产可能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从短期逻辑来看,地产商有充分的动力在旺季大量推盘来弥补1-2月的销售缺失,使得阶段性供给达到甚至超越去年旺季的水平。但整体购房需求难回去年水平,当前30城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还趴在过去10年的底部。疫情催化下,地产供大于求的矛盾被提前激化,在居民收入下降,又没有居民信贷政策充分松绑下,三四线城市的购房需求将开启下行,地产供大于求的累库拐点会从今年开始。过去两年,三四线城市的棚改透支了部分需求,地产累库矛盾将对三四线城市房价形成压力,进而形成对地产销售、新开工规模的负反馈循环。长期来看,地产新开工有持续下行压力,地产用钢需求也将开启缓慢下行周期。 四、焦炭基本面变化:供需结构向好,价格以稳为主 从全国市场来看,上周焦炭现货价格为1650元/吨,环比持平。上周期货09合约价格由前周的1617元/从全国市场来看,上周焦炭现货价格为1650元/吨,环比持平。上周期货09合约价格由前周的1731元/吨下降至1718元/吨。焦炭吨毛利为-33元/吨,环比持平。从本周的结果看,焦炭的提涨声音基本消失。需求端高炉开工持续回升下,焦炭供需格局向好,预计后续价格以稳为主。 五、铁矿基本面变化:短期供需偏强格局仍有支撑 本周铁矿石主力期货价格上涨至613.5元/吨。港口库存上升26.43万吨至11635.78万吨。短期来看铁矿在高炉开工持续高位的情况下供需结构仍然偏强,但中期在海外冲击下的需求下行将导致铁矿供应更多流入中国。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