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2021-12
黑色系走势分化 铁矿三日连阴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30 丨 259712月29日,国内期市收盘涨跌互现。涨幅方面,硅铁、锰硅涨超3%,焦煤涨超1%;跌幅方面,铁矿跌近2%。铁合金日内铁合金两品种盘中快速拉升。截至收盘,硅铁主力合约收涨3.44%报8730元/吨,日内成交量增加逾8.2万手;锰硅主力合约收涨3.25%报8458元/吨,成交量暴增7.2万手至16.4万手。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受两方面利好提振。一方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发布半密闭矿热炉密闭化改造计划,改变了市场对于后续铁合金产量的预期。另一方面,日前乌兰察布铁合金行业协会锰系组线上会议情况发布通告,会议达成协议每月降低负荷用电量15000万度,减少产量4万吨,消息对盘面有所提振。基本面来看,锰硅方面,目前主产地乌兰察布市后续产量有改善预期,南方主产区成本倒挂,停产依旧,预计全国锰硅产量1月将环比下降。下游钢厂方面,1月复产预期较强,锰硅需求端有望改善;此外节前钢厂对铁合金将有一定的备货需求,冬储预计将体现在1月的钢招采量上。据了解,近日已有部分钢厂提前开启新一轮钢招,价格在8200-8400元/吨区间,下游接受度较好,预计本轮钢招有望量价齐升。方正中期期货表示,锰硅供需有望在1月逐步走强,钢招有望量价齐升。当前现货市场挺价意愿较强,可尝试在盘面逢低吸纳。硅铁方面,当前榆林市开展全市兰炭专项核查,成本端对硅铁有一定的支撑,需持续关注产区原料供应情况。供需来看,1月硅铁主产区宁夏以及下游钢厂都存在较强的复产预期,整体来看将呈现供需双旺。方正中期期货认为,硅铁供需矛盾当前暂不突出,进入1月预计供需出现同步回暖。近期期现价格仍将以盘整走势为主,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暂可维持观望。铁矿周三盘中铁矿石期货弱势运行,*终收跌1.92%报663元/吨。基本面来看,目前铁矿供需已出现改善迹象。近期供给端外矿发运表现宽松,铁矿到港量有所下降,供给略减少。虽然当前总量矛盾仍较为突出,但从中高品矿的库存水平来看,当前相比去年同期增量并不明显,且近期开始出现去化。需求端来看,目前下游铁水产量持续维持较低水平,不过疏港量却回升至历史同期高位,铁矿港口库存开始高位回落。主因是钢厂冬储及春节前补库需求略强。目前虽北方采暖季令钢厂生产受到制约,但钢厂在高利润下补库需求增加支撑矿价,同时工信部未对明年粗钢做出明确限制,市场对钢厂复产预期仍较为乐观,未来仍需关注钢厂的实际复产情况。华泰期货认为,由于近端的补库和远端的钢厂复产预期,且长流程钢厂即期利润依旧偏高,铁矿石补库预期存在,但成材消费下降成为市场关注要点,短期策略中性。详细信息 - 30 2021-12
对开春后的螺纹钢表现不应抱有过高期望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30 丨 2467地产需求回暖或迟于市场预期,明年螺纹价格有可能是前低后高,对2205合约的价格预期应当有所下调。当前5—10价差已扩大至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如果接下钢厂复产如期推进,可以密切关注5—10价差的反套机会。随着11月国内地产企业融资政策松绑,较多观点认为明年上半年地产端用钢需求将有所恢复,叠加“双碳”政策对供应端的约束,市场普遍预期明年上半年钢价可能有一波小阳春以及明年钢价呈前高后低之势。自11月中旬以来,盘面似乎也是在按照上半年钢材供需关系改善、上半年强于下半年的逻辑运行,螺纹主力2205合约较11月底部的反弹幅度*大超过了800元/吨,螺纹5—10价差从*低105元/吨扩大至*高215元/吨。笔者认为,结合*新的供需形势,对于明年开春后的螺纹价格表现不应抱有过高期望,而全年价格走势亦并非前高后低。粗钢压减效果显著明年产量或前高后低在2020年年末,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目标,之后又在多个场合重申这一目标。得益于工信部的提前部署以及强力执行,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大概率将超额完成。对比来看,今年年末则显得平静许多,在不久前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没有提及明年的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虽然冬奥会召开以及采暖季常态限产会对明年一季度产量有所压制,但随着行政减产退出,在成材高利润格局之下,非限产区域的钢厂在明年1月份就将复产,采暖季之后钢厂复产有望提速。而由于“双碳”目标的约束以及国内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出台实施,明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长难度较大,很有可能出现类似于今年下半年产量明显收缩、产量前高后低的情况。地产端需求改善或在明年下半年11月,在地产行业的融资、土拍政策有所放松后,市场普遍认为政策底已经出现,由此对明年上半年螺纹旺季需求持乐观态度。对此,笔者认为地产因“房住不炒”定位长周期下行趋势未改,需求边际回暖的节点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年上半年或2205合约上。从月度数据来看,用钢需求占比*高的新开工环节下行趋势仍未扭转,前11个月同比增速已降至-9.1%,11月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到位情况也没有出现明显改善。从更高频数据来看,11月、12月国内地产企业债券发行金额为819亿元和1000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715亿元和981亿元,12月债券发行金额环比及同比均出现好转,但其持续性有待观察。即便假设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在12月出现趋势性拐点,按照过往经验,其传导到新开工环节还需要6个月左右,考虑到其间还有春节长假的影响,因此地产资金面改善对钢材需求的提振可能在明年下半年。综上,笔者认为由于政策变动,明年粗钢产量有可能前高后低,而地产需求的回暖迟于市场预期,对应的螺纹价格不一定前高后低,也有可能是前低后高,对2205合约的价格预期应当有所下调。当前5—10价差已扩大至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如果接下钢厂复产如期推进,可以密切关注5—10价差的反套机会。详细信息 - 29 2021-12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的钢铁转型之路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9 丨 2561要化解经济发展与减碳之间的矛盾,力争发展和降碳早日统一,钢铁产业需要科学地制定目标和路线图。钢铁是工业*重要的粮食,是国家建设*重要的保障,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钢铁产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之一,因为中国的钢产量占全球的57%,中国钢铁产业的碳排放占全球钢铁产业碳排放的比重超过60%,中国钢铁产业的碳排放量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以上。因此,钢铁产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在国内国际都是关注的重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双碳”目标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目前的碳排放已经占到全球30%,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碳排放如果也持续增长必将带来更严重的气候问题,这是国内国际高度关注中国碳排放的重要背景。二是“双碳”目标不仅仅是节能减排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要尽*大可能避免运动式减碳,化解经济发展与减碳之间的矛盾,力争两个目标早日统一。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手段要具有科学性。低碳发展是个过程,中国有限公司应该在减碳中发展,在发展中减碳,要靠科学技术和科学发展理念,特别是要科学地制定目标和路线图。正确认知钢铁产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逆势增长2.3%,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是我国投资拉动钢铁消费增加了近1亿吨,钢铁产业很大程度上支撑了经济发展。刚刚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稍显乏力,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三季度的钢铁生产消费大幅下滑,仅9月份我国钢产量就下降了21.2%。不难看出,就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钢铁产业密不可分。“十四五”期间中国钢铁的消费和生产还将处于高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钢铁产业尤为重要:一是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强大的钢铁产业支撑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二是钢铁产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三是中国钢铁产业支撑着基础设施建设,也引领着世界钢铁的绿色革命,打造出全球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发展的示范,积极探索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四是钢铁产业带动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五是现代世界钢铁产业200多年历史,英美分别引领了80多年,现在中国是世界钢铁的中心,钢铁绿色低碳发展阶段将由中国引领。目前,中国钢铁产业加快联合重组、强化环保,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时期的低碳阶段,低碳发展是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制约瓶颈,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体现和终极目标。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中国有限公司需要以低碳发展为统领重塑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这就需要关注数字驱动、技术革命、绿色协同三大趋势,要依靠金融支持、财税政策、碳交易市场、国际合作、标准引领五大支撑。钢铁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十四五”期间,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应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低碳约束下均衡发展。“十四五”时期,仍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为主线,通过适度调整政策、创造新的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推动形成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二是继续推动技术进步。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钢铁材料、绿色低碳技术等遭遇“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拓展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钢铁工业创新发展,激发全行业的创新活力。三是打造更加有序的产业格局。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注重提高协同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打造不同层级的优势企业集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号召力、专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四是建成高效安全的供应链。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建立长期、稳定、多元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供应的保障体系,实现资源供给的安全、高效和稳定。加强国内废钢资源供应链建设,推动钢铁企业构建稳定的废钢供应网络,充分利用境外再生钢铁料资源。五是构建繁荣的生态圈。促进钢铁产业与上下游产业、配套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形成健康、稳定、有序、繁荣的钢铁生态圈;同时,构建面向全球的国际产能合作、全球贸易、数字智慧化服务等平台,推进国际钢铁生态圈建设。钢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是新的挑战。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大的行业,要想达到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更多:一是产能产量双控问题。近几年,我国粗钢产量屡创新高,钢铁产业再次面临供需失衡风险。单纯的产能控制已难以遏制国内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必须“双管齐下”。在产能方面,严禁新增产能是“底线”和“红线”,巩固去产能成果仍是今后行业重点任务之一。在产量方面,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已进入峰值平台区,将在10亿吨规模上下波动。产能产量双控将作为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是低碳发展问题。钢铁产业是典型的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钢铁产业重构与能源产业重构密切相关。钢铁产业节能减排任务重且难。其原因如下:钢铁产业的碳排放机理复杂,每个生产环节都排放碳;钢铁产业总量大,占全球的57%;钢铁企业太多,具有冶炼能力的企业达500多家,且结构、水平差异大;产业的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三是资源保障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铁矿石需求逐年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高位水平。2015年以来,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一直高达80%以上,而且进口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的四个公司,其中澳大利亚占比高达65%。锰矿、镍矿、铬矿等也都几乎依靠进口。能源方面,中国短期内仍离不开煤炭。“十四五”期间,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不会改变。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只能缓慢下降,逐步优化,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在能源结构方面,中国和欧美差距巨大,要注意中国有限公司能源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四是钢材进出口问题。随着政策调整,现在要优先保障国内钢材需求和经济发展,国家不鼓励钢铁初级产品出口,这是很重要的政策调整。还应看到,我国钢材出口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未来有望不断优化,但有些依靠关键技术型的品种仍要依赖进口。五是标准化问题。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量接近3000项,覆盖了各个方面。但同时要看到,钢铁产业标准化工作仍存在标准有效供给不足、标准体系有待完善、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等问题,我国钢铁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仍然不足。在低碳发展方面,待正在探讨编制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后,将修订编制钢铁产业的低碳标准体系,依靠标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六是智能制造问题。当前,钢铁产业“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但总体来看,冶金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5.4%的企业处于起步阶段,53.3%的企业处于单项覆盖,近80%的冶金企业尚未实现系统集成。数字化、智能化将促进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实现智能制造仍任重道远。七是超低排放问题。超低排放工作仍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对于钢铁产业来说,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目前距离2025年80%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八是电气化和氢能应用问题。对于钢铁产业低碳转型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电气化。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是现阶段钢铁低碳转型*有效的手段,但电炉钢推广应用的经济性还存在问题,需要根据电力和废钢保障的经济性,来有序推进。钢铁产业低碳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氢能利用,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氢能作为目前*具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在我国的能源转型中将占据重要地位。氢能利用是发展方向,值得中国有限公司未来积极探索。钢铁低碳转型的路径思考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根本路径是结构调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通过多能互补互济,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各行业通过电能替代及电气化改造,推行用能领域多能协同和综合梯次利用,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未来能源系统将面临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灵活能源调度、综合化能源需求、多元化能源交易等诸多挑战。能源转型和零碳发展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兼顾社会经济发展、能源供应安全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国际能源署在《全球钢铁行业技术路线图》中指出,为实现《巴黎协定》2℃的温控目标,到2050年,全球钢铁行业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比2019年(26亿吨)减少50%以上,钢铁生产的二氧化碳平均直接排放强度必须下降60%,到2070年,全球钢铁行业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需减少90%(下降到2070年2.5亿吨)。但每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一样,所面临的难度大不一样。为实现这些艰难的目标,国家将出台统一的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完全可以在正确的方向上积极行动。对中国钢铁产业而言,至少在六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一是加快绿色布局和绿色体系。如果布局不合理,无效的碳排放就很高,布局优化再加上绿色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二是强化节能和能效提升。对钢铁产业而言,应用高效节能技术,特别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节能新生态,可以大幅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比如原燃料结构优化,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电炉钢比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提升等。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钢铁产业具备和相关产业及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比如钢铁和建材、化工,可以推动区域能源整合,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比如氢冶炼工艺,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技术性突破是第一步,之后还要实现技术的工业化、经济化,这就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六是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碳减排目标怎么制定,如何建立碳交易市场、相关的标准体系等。建立碳交易市场,要注意建设中的公平原则,同时关注碳税,这对钢铁产业低碳发展十分重要,应保证其价格合理,配额公平。目前我国钢铁产业以“高—转”长流程为主,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一次能源投入中占比超过85%。而通过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将推动能源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通过碳交易发现价格,从而实现成本传导。通过碳交易市场可抑制无效、低效的能源投资冲动,将资金有效引导至低碳发展领域,实现优化配置。详细信息 - 29 2021-12
钢铁行业如何去产能?工信部: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9 丨 233812月29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澎湃新闻记者提问:目前,我国钢铁年产量已经突破10亿吨,占全球产量比重超过一半。然而世界范围内钢铁产能过剩危机一直存在,“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如何指导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规划》对钢铁行业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哪些新举措?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十三五”时期,针对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压减过剩产能超过1.5亿吨,取缔“地条钢”产能超过1.4亿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常国武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在资源保障、绿色低碳、产业集中度等方面问题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规划》对钢铁等行业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一是继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严禁新增产能,健全长效机制。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能评等政策规定,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工作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强化联合执法,加强行业预警,加大违法违规新增产能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二是持续优化组织结构,推进兼并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支持区域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有序引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独立热轧和独立焦化企业参与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冶炼项目建设时给予产能置换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向实施兼并重组、布局调整、转型升级的钢铁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三是持续提升供给质量,扩大高端产品供给,推进品种质量提档升级。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加快推动钢材产品提质升级,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推进质量分级分类评价,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可靠性。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关键品种,力争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满足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工程的用钢需求。鼓励企业牢固树立质量为先、品牌引领意识,深入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四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加快推进氢冶金、非高炉炼铁、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冶炼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管控监测体系,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支持企业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推动绿色消费,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和农房建设试点,优化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引导下游产业用钢升级,促进优质、高强、长寿命钢铁产品应用。详细信息 - 27 2021-12
“双碳”战略对我国钢铁行业影响深远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7 丨 2722国家对“双碳”战略极为重视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更好的完成“双碳”目标,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尤其是2021年被称为“碳中和”元年,“双碳”战略深入人心,同时带动各行各业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品结构调整、碳市场交易等不同措施向“双碳”目标迈进。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这是作为“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中的“1”,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10月26日,国务院又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通知,明确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为了有力支持“双碳”政策的落实,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支持政策,今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通过“先贷后借”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其中包括氢能利用,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等。同时为了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战略,7月16日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了上线交易,截至12月1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7692.4万吨,累计成交额达32亿元。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将纳入八大高排放行业(包括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其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现在45亿吨左右上升至80亿吨左右。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积极响应“双碳”战略1、持续压减钢铁产能工信部今年多次表态:“钢铁压减产量是我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求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并且6月修订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中明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钢铁产能;长江经济带地区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区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同时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于9月30日发布《两部门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预计压减产量政策将持续整个“十四五”。根据今年1-11月粗钢产量,预计今年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同比2020年减少4500万吨。2、成立行业低碳组织4月2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牵头组织成立了“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旨在聚行业力量,研究行业低碳路线图和行动方案,围绕“双碳”目标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并下设了低碳发展研究,低碳技术研究,低碳标准研究3个工作组。11月18日,中国宝武发起并联合全球钢铁企业及生态圈伙伴成立了“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低碳发展,形成钢铁行业低碳价值创新链,推动钢铁工业的低碳转型。3、制定行业“双碳”目标路线图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布后将全面开始实施。4、企业纷纷宣布“双碳”目标时间宝武集团于7月15日成立了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并宣布2023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实现减碳30%,2050年实现碳中和。河钢集团宣布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实现减碳10%以上,2030年实现减碳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鞍钢集团宣布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前沿低碳冶金技术产业化突破、深度降碳工艺大规模推广应用,2035年实现减碳30%。包钢集团宣布2023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42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4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战略影响深远1、“双碳”战略造成钢铁生产成本增加我国钢铁行业要完成“双碳”目标,其生产结构和体量决定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56.7%,位居全球第一,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60%以上,占我国碳排放总量15%左右,而且我国以碳排放强度高的长流程为主(占90%),能源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资金投入,据专家测算,我国钢铁行业要想实现碳中和,需连续30年每年投资5500亿元左右,相当于吨钢每年需投资550元,这些投资无疑增加了钢材产品成本。另据国际能源署推算,创新型工艺生产路线(包括高炉CCS技术、氢还原技术以及基于煤气的直接还原铁技术)的预期成本要比传统技术高10-50%,而且增加的成本要显著高于当前的炼钢利润率。2、“双碳”战略加快兼并重组步伐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标准定制化供应的发展,未来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会更加频繁,集中度会不断提高,大多以集团化出现,形成“一超、多强、多专业”格局。今年我国就有多家钢企涉及兼并重组及产能合作事项,例如宝武集团通过重组产能达到近两亿吨,覆盖不锈钢、汽车板、硅钢、无缝管、车轮钢等产品类别,在我国多数地区占据主导地位。鞍钢重组本钢,以6300万吨的粗钢产能成国内第二大钢企。首钢、河钢、沙钢、建龙、新天钢、华菱、方大等企业已经形成了强有力的钢铁集团,还有普阳钢铁、日照钢铁、新华联合等一些钢铁企业通过股权控股、产能转让等方式,分化重组正在形成新的钢铁集团。特钢领域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年产能1300多万吨,拥有江阴兴澄、湖北新冶钢、大冶特殊钢、青岛特殊钢、靖江特钢等多家特钢基地;青山控股在国外拥有镍矿、铬矿矿山,在国内拥有不锈钢棒材、板材生产基地。还有龙腾特钢、永洋特钢等,在细分领域具有很强竞争力。当然现在形成的钢铁集团随市场竞争还会分化重组,我国钢铁行业将逐步演化为“一超、多强、多专业”格局。3、“双碳”战略促使钢铁行业工艺流程再造我国90%以上的钢通过高炉长流程生产,长流程吨钢碳排放量平均为1.82吨,短流程电炉钢吨钢碳排放量为0.4吨,如果要降碳*直接的是改变工艺流程,用短流程代替长流程,而我国废钢资源需要一个积累过程,2019年,我国废钢铁资源产生量为2.4亿吨,同比增长了9%,2020年,我国废钢产生量约2.6亿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吨,所以短时间内,长流程全部改为短流程还不现实。另外,目前全球研究和探索*多的当属氢冶金。用氢代替碳还原铁矿石,包括高炉富氢冶炼和氢直接还原工艺。同时涉及的氢来源以及价格等问题也需要解决。总之,我国钢铁行业在“双碳”战略指引下,不再通过增加产量来发展,需要减产、调整产品结构、重塑工艺、重新布局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面对“双碳”目标,谁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双碳”战略应对措施分析1、加快技术创新研发步伐,行业方能行至久远研发革命性突破性技术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而采用氢代替碳是低碳发展、能源变革的终极方向,也是绿色化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也有企业开展了氢冶金示范工程。例如宝武八钢进行的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工艺实验,目前已经完成第二阶段试验目标。河钢集团在宣钢建设了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利用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含氢量约70%的补充气源作为还原剂,生产1吨直接还原铁仅产生250kg二氧化碳,同时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选择性回收。建龙集团在乌海进行了年产30万吨富氢熔融还原法生产高纯铸造生铁项目,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可实现喷氢1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2万吨/年。包钢集团利用亿利集团在制氢及天然气管网输气优势,共同开发光伏制氢、管道输氢和绿氢冶炼技术。鞍钢集团积极探索氢冶金技术,包括风电+光伏(绿电)-电解水制氢(绿氢)-氢冶金工艺。另外还有山西晋南钢铁落地运行的钢焦化氢联产技术;酒钢集团的煤基氢冶金工艺;山西中晋太行矿业有限公司的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工艺;京华日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首台套年产50万吨氢冶金等,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实验。通过超前开展绿色冶金前沿技术研究,不仅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也可以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技术保障。目前主要问题是用氢能价格较高,钢铁企业运营压力较大。2、加快氢能战略布局实现“双碳”目标,本质是要从高碳到低碳乃至到近零碳排放的转变。钢铁行业要发展氢冶金,必须解决氢能来源和价格问题,提早制定氢能战略布局。大家都知道氢能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逐步明确了氢能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并推出了氢能发展路线图。例如2020年4月,荷兰发布了*氢能政策,到2025年建设50个加氢站、投放1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3000辆重型汽车;到2030年投放3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6月德国正式通过了国家氢能源战略,为清洁能源未来的生产、运输、使用和相关创新、投资制定了行动框架。2020年6月法国交通部长宣布支持2035年实现的绿色氢燃料飞机的计划。2020年7月,欧盟发布了《欧盟氢能战略》和《欧盟能源系统整合策略》,希望借此为欧盟设置新的清洁能源投资议程,以达成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氢能发展路线图,氢能研究还分散于各个子板块。氢能供应与应用不仅涉及煤化工、炼油、炼钢、焦化等传统工业,还涉及氢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燃料电池储能应用等新兴产业。氢能顶层设计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协同进行。3、提高高品质产品产量在粗钢总产量不增加前提下,要满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提高高品质钢产品产量,向超轻和高强方向发展。据去年10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钢铁技术路线图》可知,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2050年前钢铁行业碳排放量比2019年至少减少50%,排放强度需降低60%,即吨钢碳排放量从目前1.4吨降到0.6吨,而全球钢铁需求只能增长10%(约1.8亿吨)至20.3亿吨。所以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削减钢铁消费总量,尤其是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优化建筑设计。4、加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开发应用为了实现碳中和,全球探索*多的是氢冶金,另外就是末端治理技术,包括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即两个技术路线:“智能碳利用”和“碳直接避免”。CCUS被认为*有潜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3.2亿吨,占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15%左右。短时期内,我国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仍占主导地位,面临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压力。所以我国对CCUS技术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早在2013年就出台了《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2019版)》提出,2050年前要建成多个CCUS产业集群,实现二氧化碳利用封存量超过9.7亿吨/年,产值超过5700亿元/年。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还没有真正碳捕集封存(CCS)(CCS指捕获从大型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其运输至储存站点进行封存,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技术案例,但二氧化碳利用已有案例:1、我国首钢京唐300吨转炉利用二氧化碳代替氮气或氩气作为搅拌气体炼钢,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及洁净化冶炼效果。实验表明转炉顶吹CO₂-O₂混合气体炼钢时,对于年产500万吨钢厂来说,年粉尘排放减少量达到0.75万吨,同时实现了约5000吨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2、晋南钢铁集团钢焦化氢联产技术。先将高炉煤气送至顶装焦炉,置换出优质焦炉煤气,然后与优质转炉煤气混合送至化工厂,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净化处理后,合成乙二醇、LNG及氢气产品,其中氢气送至高炉,实现氢能冶炼。整个工艺过程不仅实现了碳固化,减少了碳排放,还实现了氢冶金。根据测算,钢铁工序降碳比例为26%,焦化+钢铁工序降碳比例达到了15%。国外也有碳捕集、封存(CCS)案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布扎比的国有酋长钢铁公司,其直接还原铁厂是目前钢铁行业唯一正在运行的CCS工厂。该工厂每年能够捕获80万吨二氧化碳,捕获后的二氧化碳被压缩和脱水后,经过50km管道,注入成熟的陆地油。另外还有还有日本的COURSE50项目和欧盟的ULCOS计划都有涉及高炉的碳捕获问题,但仍处于实验阶段。国外利用二氧化碳的部分案例:1、安米Steelanol项目,捕获高炉中废气并利用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可再生的生物乙醇,并将这些生物乙醇混合用作液体燃料,预计2022年建成。2、蒂森主导的Carbon2Chem项目,将钢厂废气中化工原料(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用于生产含有碳和氢的合成气体。这些合成气体正是生产氨气、甲醇、高级醇等各种化工产品的原料。3、SSAB和塔塔钢铁公司合作FReSMe项目,从钢厂高炉煤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然后与通过电解水生产的氢气混合,从而生成甲醇。5、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产品并给予政策支持为了鼓励企业走在低碳前列,国家政策应从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碳足迹)出发,评价钢材产品,例如对于生产过程碳排放量不同的产品冠于不同绿色标签,与下游用户联合从整个生态链体系定位产品市场价格。对为低碳做出贡献的企业,要给予政策支持和差别对待。详细信息 - 27 2021-12
钢材库存降幅收窄 黑色系商品全线重挫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7 丨 2387需求季节性回落、冬储无力,钢材库存去化放缓,黑色系期货在2021年的*后一周迎来黯淡开局。上周五(24日)夜盘时段,黑色系商品集体跳水,跌幅在27日进一步扩大。随着近期市场对钢厂复产预期增强,加之终端需求季节性回落,国内钢市供需边际转弱,钢价反弹态势势或将终结。回顾年内钢价走势,国内粗钢产量“平控”政策,成为影响钢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政策引导下,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1-11月,我国累计粗钢产量94635.9万吨,同比下降2.6%。这一方面意味着压减粗钢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令投资者对后期钢厂复产的预期不断增强。受此提振,焦煤、焦炭和铁矿石价格均不同程度反弹,铁矿更是在上周后半周重回700元/吨上方。 华泰期货分析称,临近年底,12月份粗钢产量有望延续同比20%以上降幅,因此至12月底全国将顺利完成年度粗钢压减任务。而从12月底至1月份,各个省份在完成压减的情况下,先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复产。后期重点关注库存的去化情况以及原料端成本支撑情况。但是,成材需求在淡季走弱,却成为钢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今年在粗钢产量平控政策发力的同时,国内钢材库存在终端需求的良好韧性带动下,持续去库,这也给予了市场有力的支撑。然而,近几周,国内钢市去库节奏正逐渐放缓,市场对于1月钢市库存拐点的预期也开始抬头。随着钢材需求季节性回落,库存进一步回落的难度愈加明显。而缺少去库存支撑的钢价难免重归弱势。此外,对于市场普遍寄予希望的冬储,根据稍早的报道,虽进入12月下旬,新一轮“冬储”悄然开启,但因钢价较高且贸易商心态谨慎,钢贸商囤货热情不高,市场预计今年冬储量或弱于去年。在兰格钢铁看来,后期市场仍将在强预期和弱现实中博弈,“冬储”可能会推迟在1月份进行,届时将有可能迎来钢材社会库存的拐点。综合来看,刚需不济、供给趋增,如此基本面之下,年末的钢价回落自也在情理之中,并也对上游原燃料形成拖累。截至27日上午收盘,黑色系商品四大品种跌幅居前:焦炭、热卷、螺纹的跌幅均在4%左右及以上,焦煤、铁矿的跌幅也分别达3.26%和1.84%。详细信息 - 24 2021-12
发展清洁能源是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4 丨 24492021年12月23日,华北电力大学组织召开“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高端论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出席,就钢铁行业推动落实“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发展建言献策。钢铁行业发展特征钢铁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重要的“粮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对我国钢铁行业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尤为重要!我国钢铁行业具有五大主要特征:一是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让世界更美好;四是已成为我国*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五是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难点作为重点碳排放行业,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面临四大严峻挑战:一是能源构成以煤为主;二是钢材消费和粗钢产量大;三是钢铁企业数量多、差异大;四是碳排放机理复杂。同时,我国钢铁行业还面临四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是严格的碳减排目标任务下,技术支撑能力尚显不足;二是日趋完善的政策发展要求下,行业配套技术工具尚不健全;三是高质量、低成本发展战略下,技术碳减排边际成本日趋增高;四是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行业自身基础能力尚显薄弱。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低碳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应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发展。对于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尤其应加快推进占比高达90%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的降碳。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应按照碳排放达峰、稳步下降、较大幅度下降、深度脱碳以及碳中和五个阶段稳步推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多种减碳路径,需要综合考虑面临的倒逼机制、减排成本等多种综合因素,进行*优排序。其中,对于钢铁行业实现深度脱碳和碳中和,三方面路径的合理布局推动*为关键:一是利用废钢资源,发展“绿电”电弧炉短流程炼钢;二是发展“绿氢”冶金,同时发挥非高炉炼铁与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的协同减碳效应;三是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前两方面路径均与新能源的发展息息相关。清洁能源对钢铁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对于我国钢铁行业应对能耗“双控”、改善能源结构、打赢低碳转型硬仗和实现“双碳”目标愿景均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绿电”、“绿氢”等清洁能源,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加大力度推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钢铁企业正在研究探索包括氢基直接还原、氢基熔融还原等非高炉炼铁在内的氢能冶炼技术,积极开展“绿电”交易工作;此外,氢能重卡也是钢铁企业应用氢能重要的场景之一。详细信息 - 24 2021-12
钢铁行业技术破局需协同创新引路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4 丨 2465“如何在资源和环境两大强约束条件下完整实现保障供给的使命并持续保持和提升竞争力是中国钢铁面对的重大历史课题,科技创新要发挥关键引领作用,科技委要做好统筹、组织、协调,要充分发挥委员单位和委员们的积极性,协会全面做好配合工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2021年年会上强调。2021年12月2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2021年年会在江苏常熟召开。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党委副书记姜维出席会议。科技委2021年轮值主任委员、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宝武工程科学家张丕军,科技委2022年轮值主任委员、中国钢研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栋梁,科技委副主任、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少慧,科技委副主任、太钢集团总工程师李建民,科技委副主任委员、钢协科技环保部主任姜尚清,以及第一届科技委成员单位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姜尚清、张丕军、赵栋梁分别主持了会议及讨论交流环节。张丕军作为2021年轮值主任委员回顾和总结了科技委过去一年开展的工作。张丕军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受疫情的影响,科技委各委员,特别是秘书处,秉承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的宗旨,在协调行业创新资源,推动协同创新,链接政府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开展行业技术调研,为政府/企业决策服务。受工信部委托,组织钢铁行业“卡脖子”技术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发现钢铁行业自身卡脖子装备和技术主要问题,并梳理形成钢铁短板材料70项。在“双碳”背景下,科技委发挥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作用,组织行业及重点研发团队通过征集和现场调研,形成8个绿色低碳技术方向,15个项目,31个重点研究课题,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冶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技术方向和重大技术问题。二是支撑国家科技规划与政策研究,引导行业科技创新。完成了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的《2021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推荐方向》、《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指导目录(2021版)修订意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制定建议;组织开展大型矿山和冶金装备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问卷调研等。三是争取国家科技战略与行业结合,推进与下游产业的协同,科技委积极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编制与建议工作,将行业相关需求纳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项目推荐工作;配合发改委制定绿色低碳炼铁技术攻关专项方案。配合钢协组织召开“钢铁-钢结构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筹备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打通钢结构钢材生产、加工制作、绿色建材配套和房地产应用渠道。姜维主持了科技委主任委员轮值交接仪式。他肯定了科技委2021年在张丕军主任委员带领下取得的成绩,并宣布中国钢研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赵栋梁接任2022年度轮值主任委员。他希望各单位、各位委员要继续支持2022年度轮值主任委员赵栋梁的工作,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钢铁行业协同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为推动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赵栋梁作为2022年轮值主任委员在发言中表示,感谢钢协和各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中国钢研将在钢协指导下,在各单位、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配合支持下,继续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积极促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与绿色化、低碳化融合发展,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赵栋梁主任委员还介绍了科技委2022年工作计划初步考虑,主要包括:完善行业低碳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组织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与研发,推动轻量化、长寿命低碳产品的用户认同与应用,开展行业低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用软件、数字孪生等优秀案例征集与推广,推动基于区块链的钢材应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张丕军代表科技委介绍了钢铁行业卡脖子装备、技术以及短板材料调研情况,分析了短板产生原因,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考虑,并强调钢铁行业技术破局需协同创新引路。科技委秘书处汇报了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及“卡脖子”技术突破两项工作的推进方案(草案)。与会委员围绕2022年科技委重点工作计划、共性技术协同创新、“卡脖子”技术突破推进等专项工作开展研究,深入讨论了具体项目组织实施模式、资金投入方式等议题,并提出探讨建立创新基金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建立钢铁与重点下游行业会商制度,推进钢铁卡脖子材料突破和新材料应用等建议。何文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成立科技委,是经协会理事会讨论决定,立足钢铁工业实际,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面向“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工作要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委员进一步发挥使命和担当精神,做好顶层规划,积极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详细信息 - 23 2021-12
前期推涨因素弱化 螺纹钢回调风险渐增
乐动手环app官网集团——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丨 2021.12.23 丨 242611月下旬以来,螺纹钢期货展开一波反弹行情,RB2205合约*大反弹幅度超过20%。宏观氛围偏暖、供需格局改善、估值修复需求是推动价格反弹的主要因素,但随着这三个因素的淡化或转变,后期螺纹钢期货价格或回调。三重因素推动反弹第一,宏观氛围逐步转暖。宏观氛围转暖的标志性事件有两个:一是央行降准。12月6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二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表述有所变化。对于房地产的需求,会议强调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对于房地产的供给,会议提到要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降准释放流动性是整体的宏观利多,对房地产行业的积极表述使投资者对螺纹钢需求产生乐观预期,这都加大了螺纹钢期货的反弹动力。第二,螺纹钢市场供需格局改善。从需求来看,12月市场处于需求淡季,但环比并未转差,甚至略有好转。以全国建材成交量作为短期需求参考指标,10月全国建材成交量日均值在17.6万吨左右,11月回升至17.9万吨左右,12月上半月维持在17.9万吨左右。从供应来看,螺纹钢产量维持低位。*近四周,螺纹钢产量保持在280万吨以下,明显低于10月*后一周的290万吨。此外,库存消耗格局持续。*近四周螺纹钢库存总量持续下降且消耗速度较前期加快。供需格局改善是螺纹钢期货反弹的坚实基础。第三,RB2201合约的估值修复也为螺纹钢期货整体反弹提供了助力。11月中旬,RB2201合约价格*低在4100元/吨左右,彼时上海螺纹钢现货价格在4800元/吨上下波动,不考虑理计与实重的差异,基差在700元/吨,若考虑理计与实重的差异,则基差更高。随着交割日越近,贴水修复动力推升了RB2201合约价格。多空转换或将到来不过,上文所述的三个利多因素已经淡化或者即将转变,这意味着市场的多空转换或将到来。一是宏观氛围可能有所变化。上周11月宏观数据陆续发布,多项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另外,上文所述的政策表述或政策措施对市场的利多影响持续性不强。二是螺纹钢需求面临下行压力。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新一波寒潮天气,这对建筑施工会造成影响。目前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市场或逐步进入需求真空期。从表观需求指标来看,尽管市场仍在消耗库存,但表观需求量已经是连续三周下滑。三是螺纹钢期货贴水幅度大大缩小。以RB2205合约为例,11月18日,RB2205合约收盘3781元/吨,当日上海螺纹钢现货价格在4740元/吨,二者价差在1000元/吨左右;12月20日,RB2205合约收盘4475元/吨,当日上海螺纹钢现货价格在4870元/吨,二者价差在400元/吨左右。与一个月之前相比,当前螺纹钢期货贴水幅度已经明显下降。总之,前期推动螺纹钢期货反弹的动力将逐步消失,螺纹钢期货价格或出现回调,建议投资者寻找做空机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