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华社评中国经济新常态:防止过于悲观与乐观

    丨    2014.09.18    丨    4336


   【编者按】新华社于9月17日晚23时之后连发两篇“深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文章,其一提出,看待中国经济新常态应防止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两种极端情绪,其二是针对市场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请海外经济学家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以及改革难点与挑战的洞见。

    当日,新华社还发布《坚守稳健 定向发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人大校长陈雨露谈货币政策等》一文,提出中国要咬牙坚守住货币政策,定向发力推动结构调整,文章并引用陈雨露的话称,“2015年开始,金融改革推进的力度会比较大。”
    此前的9月16日,新华网北京电稿称,回望过去几个月,几乎每个月度和季度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海内外总有悲观论调。这种声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一方面是他们并未看清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改革的不信任。
    新华社连续密集发文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已成为近日市场人士*关注的政策信号。以下是新华社9月17日深夜发布的两篇文章。
    深辨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一—看待中国经济新常态应防两种极端情绪
    虽然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但仍有海内外机构或人士对这一新阶段“不适”,容易表现出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两种极端情绪。
    过于悲观者多持“叶公好龙”心态:在以往中国经济高增长期,期盼中国经济进入更低增速、更加持续的“新常态”乃是共识,但当经济增速甫一低于7.5%,部分悲观情绪就立刻抬头。
    8月份*新数据公布后,《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援引数位机构经济学家的话称,数据“震惊”、“令人意外”、“中国经济迅速丧失动力”。也有国际投行的分析报告认为,目前趋势一旦确立,或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歧途。从这一观点出发,悲观者往往建议决策者应加大政策刺激力度。
    中国经济过去多年超预期增长,投资者和舆论对经济表现高于预期已习以为常,而对低于预期则经验不足,容易反应过度。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日趋庞大,增速逐步放缓原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目前看,已经习惯了长期高增长的投资者、分析师、观察家、媒体舆论要完全适应“新常态”仍需时间。
    “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数据并不合适,”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对新华社记者说。虽然8月的宏观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德国智库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中国经济专家组”调查显示,其9月*新数字仅略降至18.8,依然高于过去12月16.0的均值。
    中国决策者要引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抵御“叶公好龙”心态的袭扰,坚持“政策定力”,不因短期波动而轻易改变经济已进入“换挡期”的基本判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周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再次强调了“区间调控”的基本思路,强调只要就业充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属合理区间。
    和过于悲观的“叶公好龙”心态相比,过于乐观者的“一厢情愿”心态同样危险,尤其是认定经济回落没有风险,为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宏观政策只能紧不能松。这种观念来自于对“四万亿”的反思,但矫枉过正地将一切支持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都贴上“刺激”标签,并视为对改革的背离,也易误入歧途。
    宏观政策调控不可能是“单行道”,对宏观经济进行适度的“双向”调控,是确保改革目标得以完成的根本保证。不走“强刺激”的老路、中国经济“向改革要动力”,并不意味彻底放弃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合理政策工具。事实上,中国决策层的“定向调控”措施已效果初现。
    环视全球,在经济下行压力过大之际出台稳增长的政策和推进中长期改革并不冲突。美国经济复苏强劲,但美联储仍在执行超低利率政策;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欧洲也正执行刺激经济的“负利率”政策。
    改革是中长期任务,而宏观调控则要关注经济的短期波动,两者的周期并不完全匹配。黄育川就认为:“结构性改革的成效需要几年时间才会在关键指标上体现出来。”因此,认为只要推进改革,中国就应回避提高增速的宏观政策的观点,也有将短长两种不同周期混谈之嫌。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既不应过度悲观导致丧失“政策定力”,也不应过度乐观导致宏观调控“自废武功”;既应对经济增速区间有更大宽容度,也应对宏观政策调整有更强理解力。
    深辨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二:全球热议中国数据理性辨析经济调整
    *新公布的一些中国经济数据有所下滑,引发部分市场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新华社驻外记者走访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学者,请他们畅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以及改革难点与挑战的洞见。
    数据弱VS亮点显
    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说,中国*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差于预期,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健康和好转态势,这将支持经济增长,预计政府短期内不会推出刺激政策。
    威廉姆斯认为,数据显示城镇岗位需求和求职者的比重创历史新高,城镇职工收入增速也高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即使是农民工,其收入水平也保持两位数增长。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说,鉴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没有单一的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正在缩减,就业不再是大问题。
    黄育川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能够衡量经济增长更可持续的指标。结构性改革成效需要几年时间才会在关键指标上体现出来。过于关注季度经济数据并不合适。真正的挑战是政府能否落实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的改革。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员陆瑞安说,与房地产市场和第二产业降温相比,服务业增长保持强劲。这在意料之中,因为一些定向措施直接瞄准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属于服务业。决策者应当进一步放松对私人和外国投资限制,特别是服务业领域。
    增速减VS新阶段
    陆瑞安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是一个积极迹象。“长期来看,我愿意看到中国经济减少对投资和信贷的依赖,更加倚重消费和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更加依靠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正如中国有限公司所看到的,尽管工业产出增速放缓,就业增长仍然强劲,因为与过去相比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了。”
    德国智库欧洲经济研究中心自2013年9月起每月公布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中国经济专家组调查指数。智库研究员莱尔布斯说,虽然近期工业生产、信贷以及新房开工率等数据不够理想,但受访专家对中国未来一年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调查指数近三个月来表现平稳。9月*新发布的调查指数虽较上月略降0.3至18.8点,但仍高出过去12个月16.0点的平均水平。
    受访的32名市场分析师中,93.7%认为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为“正常”至“非常好”,56.3%认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轻微改善”或“改善”。该调查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增长7.4%,第四季度增长7.5%,2014年全年增长7.4%。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部发布的报告看好中国经济。报告说,中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前几个月有所放缓,但放缓之势第二季度结束,经济已企稳回升,这受益于中国推出的微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应减少对中国经济急速下滑的担忧。
    微刺激VS谋定力
    俄罗斯国际商业银行证券部首席经济学家基巴尔金说,中国政府出台的微刺激政策让持续增长成为可能。对中国来说,鉴于通胀水平持续稳定,现在是放弃刺激、专注改革的绝佳时机。中国目前已具备给利率市场松绑的条件,通过加速出口弥补内需增长放缓。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义喜认为,持续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出现适度减速十分正常,有利于结构调整,中国不必太拘泥于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降,更重要的是要看重经济发展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大的课题不是如何促进高速增长,而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机制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将产业结构提高到新水平。
    巴西银行联合会前首席经济学家特勒斯特认为,基数变大导致中国增长放缓是正常现象。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暂时放缓是为了更长远利益。
    威廉姆斯说:“总体而言,*新数据并不大可能会让中国经济政策有大的转变。中国有限公司仍然预计,中国将继续执行今年以来的政策,如对部分行业进行定向支持,但不会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
    他说,一个愈发明显的迹象是,比起保持短期高增长,中国政府更加关注中期改革成果,因为这会使中国经济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