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暴跌后市场份额更集中 铁矿石巨头达到目的了?
摩根士丹利发现,在铁矿石价格暴跌后,业内大型矿商已经累积规模空前的市场份额,获取了更多的定价权。这可能就是他们在本轮铁矿石大跌期间不断增加供应的动力。
摩根士丹利统计,在小矿商退出市场和增加自身低成本矿产品的产量后,全球四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和FortescueMetalsGroup(FMG)的合计供应规模占全球总量之比已升至75%。
摩根士丹利认为,虽然铁矿石价格崩盘说明大宗商品繁荣期好景不再,长久摧毁了铁矿石交易的价值,但跌价也促使全球范围包括中国在内的高成本生产商倒闭,这种市场结构在迅速演化,整个产业的交易集中度变得相当高。
摩根士丹利还认为,对矿业巨头来说,过去十年,尽快扩大生产是*合理的方式,在市场疲弱以后,现在他们可能要改变策略。其预计,巴西淡水河谷可能放慢其成立以来*大铁矿石项目S11D项目的开发进度,必和必拓与力拓可能推迟扩张或者减产。
上月末,华尔街见闻文章曾提到铁矿石行业可怕的恶性循环:价格越跌,供给越大。
文章以澳大利亚第三大、全球第四大矿商FMG为例,称FMG从2010年开始加大投资力度,扩张1亿吨新产能用了5年时间,其他澳大利亚巨头扩张同样的产能差不多用了8年。而2010年以来,青岛62%品位铁矿石价格从危机后峰值的每吨180美元跌至不足50美元。
由于全球低成本铁矿石供应持续增长而中国需求依然疲弱,今年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重挫46%,上周跌破每吨40美元,创至少六年来新低。
鉴于出口过剩规模持续增加,投资机构AxiomCapitalManagementInc.预计,到2017年,铁矿石将跌至每吨20美元区间,甚至提前跌至这一价位。高盛也预计,铁矿石价格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主要的生产商正以每吨20美元的成本增加供应,这让你看到了市场有多么脆弱。”
也许铁矿石跌价让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尝到了甜头,澳大利亚政府却是直接受害者。铁矿石是该国比重*大的出口商品。上周五彭博新闻社调查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显示,本周澳大利亚可能宣布,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内,政府财政赤字为380亿澳元,较今年5月预期赤字高出30亿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