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建设钢铁强国
10月15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展望未来,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钢铁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中国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主席张晓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望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志凌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的思考和建议。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副社长井上昭彦(AkihikoINOUE)、韩国金属和材料学会理事长金成俊(Sung-JoonKIM)出席会议并做报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沛,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出席并分别主持了会议。与会代表们也结合当前形势,对钢铁工业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钢铁强国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上还举行了第九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和“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我国钢铁工业已经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钢铁人继承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从几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装备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不断向着装备技术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长寿化和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的方向加速发展,为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文波在致辞中指出,“2016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极大缓解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世界钢铁协会也认为,是中国钢铁业引领了世界钢铁市场的复苏和再平衡。”
“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干勇在致辞中指出,从产量规模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从“资源—环保大循环”的角度分析,解决铁矿石、焦炭、废钢、铁、钢、材产能及产量问题的条件和基础。从流程、工艺、装备、自动化上看,中国钢铁工业的整体装备技术已达到或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主体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了全世界*先进、智能、绿色的可循环大冶金生产流程,工艺衔接逐渐精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从品种研发应用上看,钢材质量日趋稳定,品种正在迈向中高端,以汽车板、电工钢、耐热钢、不锈钢、轴承钢等为代表的多种先进钢铁材料品种已陆续实现突破,部分钢材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环保技术水平上看,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钢铁企业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张晓刚在大会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内涵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第二,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第三,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
胡望明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二是超低排放对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出新要求;三是环保政策标准趋严,历史问题成为中国钢铁企业新的环境风险;四是“能耗双控”“控煤”“减碳”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约束更加严峻;五是工艺技术创新依然难以完全支持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六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实现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科技创新是建成钢铁强国的核心要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几代钢铁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建起了全世界规模*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全面满足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但中国有限公司也必须看到,对照世界先进水平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钢铁行业距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转型升级还在路上,高质量发展目标还远没有实现。”何文波指出。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和技术进步的历程几乎同步,科技创新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干勇说,“回顾历史,科技创新是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核心要素。展望未来,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是推动钢铁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何文波强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受到空前挑战的国际环境下,钢铁行业要肩负起建成钢铁强国的使命,必须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瞄准关键短板发力,走好科技创新之路,持续培育新动能。
何文波认为,现阶段需要着力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二是引导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钢铁行业科技创新基础,营造科技研发人员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发展环境,增强科技创新的发展后劲。三是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共创共享的利益机制,充分激发各方创新活力。四是树立“标准先行”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不断完善钢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张晓刚认为,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成功的标志包括4个方面:一是引领行业的科技创新,二是引领行业的管理创新,三是在全球行业规则制定中做主要贡献,四是在承担全球社会责任中起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钢铁企业共同的发展方向
胡望明介绍,中国宝武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道路,深度挖掘供应链效率和价值,创新供应链服务产品,构建价值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钢铁生态圈。他表示,打造“绿色、智慧、精品”的高科技钢铁企业是中国宝武的战略选择,围绕“绿色、智慧、精品”方向,中国宝武将持之以恒开展技术创新,引领钢铁行业技术进步。
田志凌在题为《钢铁材料品种开发及其应用进展》的大会报告中介绍,近年来,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对高性能先进钢铁材料的迫切需求,钢铁研究总院积极开展了管线钢、海洋与船舶用钢、基础件用钢、超高强度钢、耐磨钢、模具钢、核电用耐蚀合金以及高铁车轮用钢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井上昭彦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的环境政策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金成俊介绍了韩国钢铁行业的情况及韩国浦项钢铁公司FINEX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情况。据他介绍,韩国浦项钢铁公司AI技术主要分三步走:2015年~2017年是启动可行性研究阶段,2018年~2022年是不同流程的工艺实现融合阶段,2023年~2025年是整个企业实现智能制造阶段。